1986年叶剑英逝世时,中共中央的悼词称他“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,敢于挺身而出,毫不犹豫地做出正确的决断”。更为人们传颂的,是毛泽东送给他的两句话:“诸葛一生唯谨慎,吕端大事不糊涂。”素有“儒将”之称的叶帅,其过人之处大概是每临大事有静气,能在历史的大关节处明断是非,果敢抉择,且谋虑缜密。
1927年,在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、大批共产党人惨遭杀害的严峻时刻,叶剑英毅然通电反蒋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,他坚定机敏地策应南昌起义的组织准备工作,参加领导广州起义。这次起义和秋收起义一起,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。 在中央苏区,他拥护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路线,参与第二、第三、第四次反“围剿”的作战指挥,为红军建设作出重要贡献。 长征途中,他坚决维护全党全军的团结,机智勇敢地同张国焘分裂红军、危害党中央的阴谋作斗争,为党中央和红军胜利北上立了大功。毛泽东同志后来曾多次称赞叶剑英同志在这一关键时刻“救了党,救了红军”。
红军到达陕北后,他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,做了大量工作。根据党中央的方针,他协助周恩来同志,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,形成国共两党再次合作、一致抗日的局面。 抗战胜利后,他协助周恩来同志同国民党谈判,达成停止内战的协议。随后他领导中共代表团在北平进行军事调处,同国民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,揭露国民党当局破坏停战、发动内战的真实面目。 解放战争时期,他在晋西北领导中央后方委员会的工作,有力地保证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转战陕北、指挥全军作战。他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和接管做了大量工作。他指挥解放广东和海南岛的战役,夺取华南战场的最后胜利。 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他坚决同林彪、江青反革命集团作斗争,为维护军队和全国的稳定,为抵制和纠正“文化大革命”的错误,奋不顾身,顽强努力。 所以,毛主席夸他吕端大事不糊涂!
在毛主席去世后,一九七六年,叶剑英同志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一道,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,从危难中挽救了党、挽救了国家。在这场斗争中,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。 叶剑英同志排除阻力,坚决主张请邓小平、陈云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立即出来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,坚决主张平反一切冤假错案,实现党和国家工作的伟大历史性转折,作出了重要贡献。 他在一九七九年一月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《告台湾同胞书》,又在一九八一年九月发表了著名谈话,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,对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,起了重要作用。 大革命时期,叶剑英坚定机敏地策应南昌起义的组织准备工作,参加领导了广州起义。这两次起义和秋收起义一起,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。 在中央苏区,叶剑英拥护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路线,参与第二、第三、第四次反“围剿”的作战指挥,为红军建设作出重要贡献。
长征途中,叶剑英坚决维护全党全军的团结,机智勇敢地同张国焘分裂红军、危害党中央的阴谋作斗争,为党中央和红军胜利北上立了大功。毛泽东同志后来曾多次称赞叶剑英同志在这一关键时刻“救了党,救了红军”。 红军到达陕北后,他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,做了大量工作。根据党中央的方针,叶剑英协助周恩来同志,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,形成国共两党再次合作、一致抗日的局面。
1976年,叶剑英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一道,根据中央政治局多数同志的意见,代表党和人民的意志,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,从危难中挽救了党、挽救了国家。在这场斗争中,叶剑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。 叶剑英排除阻力,坚决主张请邓小平、陈云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立即出来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,坚决主张平反一切冤假错案,坚决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,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,实现党和国家工作的伟大历史性转折,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毛泽东主席曾有过两句评价叶剑英,这两句话是:“诸葛一生惟谨慎,吕端大事不糊涂”,也曾说过叶剑英“小事糊涂,大事不糊涂”。 |